惊魂案例:这些家常菜竟成“夺命符”!a股杠杆交易平台
夏日炎炎,凉拌木耳、凉皮、肠粉这些爽口凉菜,几乎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一口下去清爽解腻,简直是解暑神器,谁不爱呢?但你知道吗?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凉菜,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变成致命“毒菜”。夏秋季节因吃凉菜引发的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甚至夺走多条生命!
2025年6月,我省义乌市1人疑似因食用放置2天的凉皮而出现中毒症状,四肢无力;
2024年3月,台湾省台北市“宝林茶室”餐厅发生中毒事件,最终导致6人死亡;
2023年7月,河南省永城市2人误食变质凉皮后中毒;
2020年7月,广东省揭阳市肠粉店11人中毒,1人死亡;
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酸汤子”中毒事件,9人死亡;
展开剩余86%……
这些悲剧的幕后真凶,正是比砒霜毒性强20倍的【米酵菌酸】!这种毒素至今无特效药,夏秋季更是中毒高发期。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表明,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我国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首要死亡原因】。
赶紧看看你家餐桌有没有这个“隐形杀手”!
致命毒素揭秘:1毫克就能要人命
它从哪来?
由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这种细菌特别喜欢高温潮湿的环境,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繁殖速度快得惊人!不过,细菌本身并不致命,真正可怕的是它的代谢产物——【米酵菌酸】,其毒性凶猛到能直接危及生命!
有多毒?
1毫克即可致命,还不到1粒芝麻的重量;
煮不烂、蒸不透:100℃煮沸1小时也无法破坏毒性;
无特效解药:中毒后病死率高达40%-100%,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通过血液透析来稀释体内毒素,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但如果毒素摄入量过大,基本上是九死一生!
这三类食物是“重灾区”,快自查!
①泡发过久的木耳、银耳
先划重点:木耳、银耳本身完全无毒,正常泡发后食用非常安全,大家千万别因噎废食!
但如果操作错误,它们就可能变成“毒菜”——
危险操作:泡发时间过长(尤其是室温下泡发过夜),或泡发后放置时间过长。
真相:泡发时间越长,细菌滋生越多,毒素悄悄积累!
②放置过久的发酵米面制品
南方: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发酵玉米面(放置过久易变质);
北方:酸汤子、臭碴子(自制发酵风险极高)。
③存放不当的湿粉等淀粉类制品
凉皮、肠粉、粿条等,散装购买后若存放不当(如常温放置超1天),极易被毒素“盯上”!
中毒信号:从恶心到器官衰竭仅需几小时
潜伏期:多为2-24小时,长的48-72小时
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症状像肠胃炎,易误诊);
重症:黄疸、尿血、抽搐、肝肾功能衰竭(一旦出现,死亡率飙升)。
保命指南:5招远离“毒食”
泡发菌菇:时间就是生命!
1
泡发时间不要太长(尤其是不要泡过夜),泡发后立即烹饪食用。
湿粉类食品:即买即吃!
2
从正规渠道购买,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储存条件;
散装河粉、凉皮等尽量当天吃完。
发酵食品:别手作!
3
自制酸汤子、发酵玉米面风险极大,认准正规厂家产品,发现发酸、发黏立刻扔掉!
储存食物:阴凉+干燥!
4
避免阳光直射,潮湿环境易发霉;
发霉食物要整块丢弃,冲洗、去霉部分都没用!
中毒急救:分秒必争!
5
立即催吐,保留剩余食物样本;
第一时间拨打120,告知医生食用过的可疑食物!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醒:
夏秋季高温高湿,正是米酵菌酸“活跃期”。转发这篇文章,提醒家人远离这些危险食物!记住:没有什么食物值得用生命去冒险,入口前多检查,安全才是第一!
本文审核专家
章荣华 主任医师
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现任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首席专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监测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宣传和风险交流专家组成员
来源:浙里好市监a股杠杆交易平台
发布于:北京市